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 五代 · 贯休
五言律诗 押支韵
引用典故:嫖姚
得桂为边辟,翩翩颇合宜。
嫖姚留不住,昼锦已归迟。
岛侧花藏虎,湖心浪撼棋。
终期华顶下,共礼渌身师天台石桥有白道猷坐化身渌也)
昭德观记 宋 · 杨杰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六四三、同治《星子县志》卷四、《庐山纪事》卷八
朝廷之赏莫如爵,天下之祜莫如生。
援穷陋而任公辅,赏之至极也;
释尘界而升神仙,祜之至大也。
立贤无方,故渔耕版筑得以为神仙。
以女子得道于庐山者,蔡寻真、李腾空之谓欤。
腾空本公卿家,初从蔡女游,咸有道术,以丹药符箓救人疾苦,三元八节,会于咏真洞天。
江太守柳浑长以状闻于朝,今叠屏下太溪喷激,白云苍崖,物象胜处,即腾空之所居也。
太白诗:「羡君相门女,学道爱神仙。
素手掬青霭,罗衣曳紫烟。
一往屏风叠,乘鸾著玉鞭」。
太白之诗,则腾空所存可知矣。
及解蜕,弟子收簪简而瘗于旧居,乡俗祠祀,岁月不绝。
昭德皇后长施金币以辟土田,因建昭德观,其溪曰昭德源。
世异代变,主者不得其人,庐室隳敝,弗堪其居。
皇祐五年南康军使始命道士道融居之,颓址仅完,遽尔化去。
太守胡田、曹况寻访代者,众以李如海为称,太守从而命之。
如海居二十有二年,手植万馀本,经营栋宇五十间,重门巍殿;
堂奥廊庑,靡不壮丽。
又建真游亭以奉李氏之遗物,翠微堂以究仙山之胜见。
而土木所资,一出于观之地利,未尝以毫末干于人,与夫机心谄辞红惑流俗而自营者,固有异矣。
绍平天子赐名「延真」。
熙宁二年,以文见记,又求篆于鄱阳陈晞,求书于鸾溪陈迪以立之。
吾闻道猷肇开沃洲山与白氏,其有太白之诗。
至如海,而栋宇大备,亦可谓李氏于延真为有功矣。
按:正德《南康府志》卷八,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天一阁方志本。
三十六峰赋(并叙) 北宋 · 楼异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七七三、《金石萃编》卷一四二、《嵩阳石刻集记》卷下、《历代赋汇》卷一五、《嵩山志》卷五、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山川典卷五八、乾隆《河南府志》卷九四
余少闻洛邑之盛,在唐、宋为东西都,而山川形胜之富,视它州为杰观。
韩退之、白乐天见于歌诗,形容胜槩,有咏叹不足之意。
欧阳文忠与梅、谢诸贤相继为僚友,数游嵩少间,至今以为美谈。
余幸以不敏得令嵩高,纵观诸境,未有过少室者,而巉岩耸拔,乃在户牖间,朝夕博望,历历可数,因作《三十六峰赋》以自广,非敢窃比古诗之流云。
伊浮云之公子兮,访道于林丘,而栖神于岩谷,超然有游方之志兮,乃东升于岱顶,而西谒于华麓。
衡阳之南兮,与夫恒山之北,靡不穷探历践兮,游心而骋目。
独怡然而忘归兮,内欣然而自足。
忽御风而行兮,排空濛而造中域。
徐睥睨以四顾兮,意惚恍而有失。
嵩高之丈人而问津兮,曰:游四方而真有得,何高之不登兮,何危之不陟,今乃西望兮,岌然而耸特。
雄柱天纲兮,横亘于地轴,连络偃覆兮,龙盘而虎伏。
虽华以九而巫以十二兮,曾未睹奇峰之六六。
丈人放杖而笑兮,秋水方至而河伯自溢。
子乌睹海若之难匹兮,独不闻中天之少室。
其高则峣屼崷崒崟岑郁岪兮,十有六里而叠有十八。
其深则环纡萦绕盘纠纷错兮,上方十里而周围一百。
嵩阳以作镇兮,截轘辕以为郭,眷歌山之所闻兮,观舞水之所乐。
其上则有嘉禾甘果兮,神芝与仙药。
石柱若承露之盘兮,帝休若杨枝之叶。
石脂所滴兮,饮之可以长上古。
玉膏在巅兮,服之可以揖羽客。
云母之井兮宝所聚,光明之穴兮昼所铄,一丈之钟乳兮可飧,千岁之资粮兮不绝。
其中可避兵水之灾兮,自有经书之博。
其神异则玉女烂织锦之文兮,金人迷白露之落云。
洞警时闻之钟兮,石井泣哀鸣之鹤。
王子晋环之以为垒兮,阿育王宝之以为塔潘岳记曰:「少室山有十八叠,周围一百里。」《西征记》曰:「少室山上方十里。」《元和郡国图志》曰:「少室山其高十六里。」《山海经》曰:「少室之山有木焉,名曰帝休,叶如杨,其枝五衢。」郭璞曰:「少室山巅有白玉膏,服之得仙。」《郡国志》曰:「少室有金像,人往视,则有白雾起迷人。」道书曰:「少室之阳可避兵水之灾。」《嵩山记》曰:「少室山有云母井,出云母。」《神仙传》曰:「少室山有自然五谷、甘果、神芝、仙药。周太子晋学道上仙,有千年资粮留于山中,下有石室,中有自然经书,自然饭食,与世无异。石室前有石井,似承露盘。有石脂滴下,食之一合与天地毕。」《郡国志》又曰:「有王子晋垒,犹有九十年资粮在山中。」《河南志》曰:「歌山舞水,在诸峰口。阿育王塔在山北,玉女织锦台并堂在东北,堂内石色烂斑,焕如纹锦。钟乳穴在山东南,穴中有钟乳,径头大一丈。光明穴在山东南角,深三里馀。直上五百尺,昼夜长明。云钟洞,樵人往,闻钟声。□穴井,昔有二人,得道一人,误伤而死,一人化为鹤,求其死者,哀鸣泣血,滴石成穴。)
此皆公子之所未知兮,而丈人之所安宅。
丈人曰:名生于实兮,义设于适,子知其一兮,未知其二。
子识其外兮,未识其内。
是徒知六六之所有兮,而乌睹六六之名义。
东朝岳祠,俨百神兮。
西望洛邑,郁千宫兮(下瞰洛阳,其形如拱揖岳祠。)
太阳少阳,山之明兮(在山之南、明月峰之左,日月之象,故名太阳,居众峰之南,故云少阳。)
石城石笋,天所形兮(上有石,天然峭如城壁状,似秀拔万寻。)
檀香丹砂,宝所钟兮(山多出檀峰,皆红色光明,亦云出朱砂。)
钵盂香炉,状所肖兮(形如钵盂覆其上,状若香炉然。)
连天紫霄,势之穹兮(以最出群峰,上插于天汉,以差低于连天,亦接云霄。)
罗汉七佛,像设留兮(上有罗汉洞,隐现莫测,岩中有铜像七尊。)
灵隐来仙,洞府深兮(皆是圣所隐之处。古老云:此峰是神仙洞,时有见者。)
清凉宝胜,梵刹标兮(昔有清凉寺居其下。又云:尼寺名宝胜云。)
瑞应琼璧,祥光纷兮(峰多祥瑞,夜有神人,通体红色,面东一壁,日出而色若银彩。)
紫盖翠华,烟霭凝兮(色紫秀宛若幢盖,以其翠霭华茂,故云。)
药堂紫薇,花草灵兮(多生奇药,若王屋药匮,峰上生紫微花。)
白道天德,名字伟兮(昔有道人白道猷隐此,上有天然「帝」字,一云帝字峰。)
卓剑白云,形实纪兮(状若卓剑。峰上四时多起白云。)
金牛明月,色像起兮(色若黄金,其状若牛,峰中时现圆像如月。)
凝碧迎霞,天光聚兮(上多翠碧石,在众峰之东,而迎其朝霞。)
玉华宝柱,金石莹兮(□皆玉石,华茂于诸峰,而形如柱,皆五色,或云有金玉故。)
系马白鹿,神仙众兮(下有子晋马涧,峰如马柱,或云仙人系马于上,峰上多白鹿,或云仙鹿,其色皆白。)
此则六六之名义兮,而未睹六六之景气。
丈人曰:方春阳之盎盎兮,烧痕芜没而青青。
纷红紫之绣错兮,引百啭之幽禽。
雄楼杰观兮,切星辰而上侵。
玉仙神女兮,乘辎軿而下征。
朱明草木之扶疏兮,蔽大明之午升。
山椒云气之冉冉兮,若覆甑而郁蒸。
忽雨声于天外兮,势翻盆而倒倾。
紫芝与黄鹤兮,舞长空而产英。
金飙之惊叶兮,山空落石,若仙人之鍜声。
夜月白而风泠泠兮,玉笙清澈而弭听。
暨元阴林柯之脱尽兮,山形瘦而骨棱棱。
冰雪横积于千仞兮,玉龙飞而白虎亭亭。
惟四时之出没变态兮,显晦阴晴不可得而尽名,岂特仰观俯听?
自辰及酉,应接之不暇兮,以尽朝昏。
此虽丈人之所不能形容兮,而岂公子之所可预闻。
丈人曰:突兀撑空兮,千变万状。
山经地志兮,不可究量。
或背若相戾兮,或面若相向。
或竦若相斗兮,或揖若相眄。
或散若相忘兮,或聚若相访。
或后者若和兮,而前者若唱。
或卑者若下兮,而尊者若上。
或喜兮若相携,或怒兮若相抗。
或若秦晋兮相匹,或若楚越兮相望。
或耸瘦兮若峨冠,或臃肿兮若挟纩。
或蹲伏兮若驼虎,或崇聚兮若瓮盎。
或威严兮若壮王,或勇猛兮若枭将。
或决骤兮若风马,或浮空兮若舡舫。
或若游郊原兮,累丘坟而包柩椁。
或若入宗庙兮,纷豆登而郁秬鬯。
戢戢兮森剑戟,落落兮列屏障。
势领略兮断而还连,状容与兮宛而复壮。
超然若三十六天兮,神仙之洞宅。
姹然若三十六宫兮,妃嫔之游燕。
昂霄耸壑,冠佩悠兮。
泉飞霞倾,爵斝流兮。
天阔星荧,玉枰成兮。
松篁瑟瑟,钧天迎兮。
娇云曲月,鬓眉新兮。
烟斜雾蒸,龙麝焚兮。
霞舒霓卷,舞袖张兮。
雷霆轰轰,宫车还兮。
言未既而公子颓然如醉兮,洒然如醒。
非丈人无以药之使瘳兮,刮之使明。
仆未能穷兹山之胜践兮,究兹山之曜灵。
请执杖屦兮,以从后尘。
建中靖国元年九月廿三日,住持少林禅寺法沙门清江上石,洛阳张士宁刊。
命湖光 北宋 · 释智圆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一二、《闲居编》卷三二
钱唐西湖,世传有异光者久矣。
吾初不信,及乎效支遁买山,道猷招隐,得孤山西坡曰玛瑙者,凡三周岁星,见之八九矣,不知何神化邪。
有时大泽雨暗,平湖月明,是光也煌煌荧荧,夺人目睛,射室若激电,奔野若流星。
或大则如轮如盖,或细则如杯如瓶,降而复升,灭以还明。
刘道真钱唐记》谓之金牛之光也刘道真钱唐记》云:明圣湖在县南。老父相传,湖中有金牛,古尝有见其映灵泉,照耀流精,神化莫测,遂以明圣为名。)
水居之俗,山栖之民,谓之灾怪者有之,谓之鬼火者有之。
吾实不知其实也,既见于湖中,命之湖光可也。
若乃照闲僧之轩,耀逸人之扃,可以深居寓目,兀坐陶情。
斯光也,抑亦助吾之幽趣乎。
噫,或见于名山灵岳,代之人必谓之神仙之光也,浮图之光也。
既谓之神仙矣,浮图矣,必有宿斋而请见者,再拜而潜祷者。
既见矣,既祷矣,往往有革凶顽而成仁信者,舍浮竞而乐清静者,非光之有用邪?
吁,既见之不得其所,但蒙世人以金牛、灾怪、鬼火而计之尔。
于乎!
人亦有如湖光者。
华亭景定四年二月 宋末元初 · 释法照
 出处:全宋文卷七四六六
圣贤间出,厥惟艰哉,如优昙钵花,时一现尔。
按《西域记》,佛言震旦天台山石桥方广圣寺,五百大阿罗汉居焉,或者以为诞。
东晋时,梵僧白道猷始寻抉之。
齐、梁、隋、唐,至于我宋,国王大人,莫不遐仰,通儒明公,见于赋咏,图志可考也。
景定元年春三月太傅大丞相鲁国公肃清江面,正位庙堂。
明年春,缅思旧游,以俸资五万俾万年寺长老妙弘作新昙华亭,且曰:「宦未达时,尝于斯地有心,期今酬之」。
于是谨唯命,督役趣办,袤延翚飞,视昔尤庄丽。
落成,供五百圣僧,茶瓯中一一现异花,犹夫常也,中现四字,其文曰「大士应供」,聚观者神之,得非昙华之应乎!
陈于鲁公,祠公像于亭之左,创憩亭于右,而响空、瞻风、伫真、许来、方广之亭,皆一撤而新之。
凡闻风而登,具瞻殊胜,不蕲而喜舍,踊跃赞叹,佛语岂虚也哉!
先是,旗纛在维扬,缗钱以万计者三,予造大佛殿,巍昂雄特,甲于浙间,斯可谓大施矣!
于戏!
天台神秀之气,钟于我公,修文偃武,天下既定,异时从赤松子,则昙华之作,若有所待然。
法照归老山中,窃观盛事,为之记而书之石。
维四年二月乙丑也。
按:《天台山方外志》卷二○,民国上海集云轩铅印本。
重修木兰陂 宋 · 郑樵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三七四、《夹漈遗稿》卷二、《明一统志》卷七七、乾隆《福建通志》卷七一、道光《福建通志》卷三四、同治《兴化府志》卷二九
集三百六十涧总而为一,故有无穷之流;
大川之流析而为二,故有无穷之泽。
此邦民贫,不任竭作,兴木兰之役者,有长乐郡之二人焉。
始则钱氏之女,用十万缗,既成而防决;
次则林氏之叟,复以十万缗,未就而功隳。
钱氏吐愤,遂从曹娥以游;
林叟衔冤,徒起精卫之忿。
自兹以还,兴作乏人,惟增望洋之叹,莫克水滨之问。
且遏长江之势,使洪澜怒涛不得东之,岂人力也哉!
熙宁初,有季长者,宏富而能仁,故得其称,有此志矣。
天降异人,曰冯智,日贳酒于其家,三年不索酬。
将行,曰:「当与子遇于木兰山前」。
长者先斯而俟。
乃授以方略,夜役鬼物,朝成樊。
又图苍龙以贻长者,投二盒于江,一以上覆,一以下承而去。
孺子可教,果得黄石之素书;
衣履不沾,又见公之涉水。
长者于是依为堤,功成不爽。
镵石为楹以为禦,距楹为障以为潴。
壅川之陂,循南以济,相其高下,釐为三洫,使无偏注。
行五十馀里,达于海。
濒海为四斗门,以禦蓄泄。
凡溉田万顷,使邦无旱暵饥馑之虞,百年于兹,故长者得以庙食焉。
山岳之摧,由于朽壤;
江海之注,竭于漏卮。
绍兴一十八年之秋,陂失故道,由北岸而东奔,重渊如勺,鱼鳖焉依。
三衢冯君元肃,适以斯时至。
凡川泽陂池之事,一时画究。
谓:「马伏波所过州县,必留心灌溉之利,况吾丞是邑而专是职乎!
木兰之陂,吾不得以后时」。
以水昏正而栽之,日夜从事,九旬而成,不愆于素。
举锸成云,决渠成雨,父老载涂,式歌且舞。
木兰兆谶者二,曰「逢则筑」,又曰「水绕壶公山莆阳朱紫半」。
举一郡之水,此水为多;
画一邦之利,此利为溥。
使万井生灵,免于沟洫,则冯丞之绩为可书。
其辞曰:南标铜柱,已仆风埃;
燕然,又蚀莓苔。
孰若贾渠难湮,召埭不朽!
惟川泽之功,与天地为长久。
沃州之山,白氏有缘。
肇于道猷,成于寂然。
木兰之陂,辱在冯君。
伊昔甚伟,于今有芬。
呜呼!
源清流长,千载融融。
君子之泽,不可终穷。
宿广闰寺庾岭方丈 南宋 · 释元肇
五言律诗 押真韵
两程行始到,寺与海波邻。
插草燉煌(自注:乃白道猷,传衣庾岭人。
话长缘久别,月澹欲侵晨。
忆在凌霄日,相同是夙因。
安岩华严院(代仲舅汪尚书 南宋 · 楼钥
 出处:全宋文卷五九六九、《攻愧集》卷五七
吾乡僧刹最众,奉川一邑凡七十有二,雪窦古道场为冠。
其次则安岩山也,林壑幽邃,非馀山比。
出县治三十里,创于唐之大历,而废于会昌
五季汉之乾祐僧清耸义仙入山求卓庵之地,登高四望,投以一石,誓曰:「石所住处,吾其止焉」。
既得之,曰:「此五龙之地,居此者当利见大人」。
皇朝乾德,钱氏犹在吴越,闻耸之名,命住灵隐寺号了悟禅师,乃以此庵四明道场。
尔后寖为徒弟废坏。
天圣中,有老禅伯,其名上曰居,下与泰陵庙讳同字,久住天童山
邑有汪居士湜自号和静先生,以其好佛,里人称为汪长老
率信士十人,力挽师为此来。
既至,尤与居士契合,遂相与营度形势,迁立寺基,相去二百步。
有蒋宗盛施钱十万,凿山平址。
汪君鸠合众力,建寺宇百馀楹,殿堂宏敞,中严像设。
康定元年,括囊山人志全为之记,大率称其地之胜,东接奉川,西连台峤,南临沧海,北倚四明
言其兴造之速,则曰:「霜暑不再,金碧相辉」。
师又自作十方遗戒,谓永为十方宗师说法道场。
语论深切,盖凛然可畏人也。
手植六千本,自隩至门约十馀里,亦有《松门记》。
三碑皆居士所立,称为檀越主,则施财出力为多矣。
庆历三年,赐「华严禅院」之额。
外建玉涧、流峡、望春、濯尘四桥,中有钓台、绿萝、望海亭,皆为佳境。
距今百六十馀载,间有兴作,支倾补坏,视旧不能有所增益。
今住持僧无尽,俗姓汪氏,寔居士五世孙也,出或庵体公会下,三住名蓝,来主华严十年矣,念居士经始之勤,益务兴起。
族弟智德舍俗为僧,与之勠力,有蓬道奥山,绵亘三千亩,冈垄险绝,莽为盗区,僻在此山之西,德之己业也。
至是舍入山中,别立一庵,以谨护守。
林峦映发,又一胜处。
于北名马迹,开废田八顷,又以衣盂增置三十亩,以赡塔庵。
尽公既已重建僧堂钟楼等,比旧加壮,创为舂硙,机轮激水,为无穷之利,又将增广大殿香积。
地之废兴,固自有时,居士植福深厚,厥后族处双溪,为大家,其兴未艾,岂苟然哉!
余家久与之通谱,视之犹南阮也。
族子伋与宗党求记于余。
余笑曰:尝观白乐天沃洲禅院记》,谓晋宋以来白道猷始居此山,中间寖荒。
大和有头陀僧白寂然卜筑,遂为禅院。
寂然谓乐天为从叔,乞为之记,乐天系以词云。
道猷肇开,寂然嗣兴,今日乐天又垂文兹山,异乎哉!
沃洲与白氏其世有缘乎?
今安岩大刹居士建立于前,无尽嗣兴于后,又委余以记。
余有从子清一,方礼尽公为师,其于汪氏又不止如沃洲之与白氏也。
因慨然为书之。